前两天在豆瓣上看到一个词条:#黑帮赛道还是让沈腾闯进去了#正惊讶于沈腾新片竟然换赛道演了黑社会,结果转眼就看到一条辣评:那这黑帮赛道是闯进去又退出来了?我探不禁非常好奇,第一时间冲去电影院品了品。可品完之后想起了那句至理名言:好奇害死猫。有些电影是真不该好奇啊。翻看评论,清一色的差评。高度认可一位观众的痛骂:如坐针毡,如芒刺背、如鲠在喉。“三如论”真是诚不欺我。如果说《红楼梦之金玉良缘》是暑期档烂片之“卧龙”。那么沈腾这部新片就是暑期档烂片之“凤雏”。接连看这样的烂中烂,就相当于40度高温的大热天站在大街上晒太阳。观影的那112分钟里,一边汗流浃背,一边问自己一个问题:何必呢?思来想去,终究是舍我探之眼睛来排雷,为大家净化心灵,也为了让大家不要上当。那么今天就来聊一聊这部令人坐立难安的《逆鳞》。「逆鳞」Untouchable2024.8.23全员土味恋爱脑沈腾饰演的角色叫尊非。生活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北。刚一出场,就很好笑。先不说是不是对沈腾有一种喜剧滤镜。且说他这个造型:蘑菇头+半精修磨皮的脸+五毛特效的腹肌。这buff叠得可比喜剧好笑多了。尊非是个拳击手,某天有场比赛,幕后有人操纵,买通了尊非让他输掉比赛。尊非偏偏上来就用一个招式KO了对手。结果,原来是澳门那边有富商设了赌局,赌尊非在一分钟之内干倒对手,尊非下了赌注。他打完比赛跟手底下的小弟显摆:“我是不会输的。”看到这儿的时候,我探又笑了出来。你这不是不会输啊,你这是算盘打得精啊。但更可笑的还在后面。尊非带着几个小弟远赴澳门,投奔富商大佬黄朝晋(高捷饰演)。镜头一转,没几年,尊非已成道上很有威望的黑帮大哥。本以为要讲尊非与黄朝晋之间的情谊和博弈。突然又出场一位重要人物,黄朝晋的情人苏笑(张雨绮饰演)。黄朝晋让尊非盯着苏笑,因为怀疑她外面有人。正嘲笑黑社会也挺小心眼之际。黄朝晋刚走,尊非就开始跟苏笑眉来眼去暧昧起来了。不赖人黄朝晋小心眼,你尊非是真给人戴绿帽子啊。得,兄弟情变三角恋。怕什么来什么。人物设定是要多脸谱化就有多脸谱化。剧情走到这,已见老套之苗头。再往下看,尊非想和苏笑私奔。奈何黄朝晋拿下一条赌船,想做非法生意,邀尊非入局。尊非愁眉苦脸地跟苏笑解释,表示自己这时候不能走,走了就很丢人。前脚海誓山盟说了一坨土味情话。后脚就又见钱眼开了。于是乎,他们都留了下来,三个人周旋于肮脏的生意和复杂的关系之中。终于有天,尊非觉得和苏笑可以一走了之。警察却发现了赌船,尊非成替罪羊。这剧情,老套可不只是苗头了,一整个老套锁死。判处老套无期徒刑,剥夺有新意权利终身。一通无聊的明争暗斗+模式化枪战之后。结尾时,黄朝晋逮住尊非和苏笑。这场戏怎么说呢,世界上最烂俗的爱情片来了都自愧不如。尊非为了保苏笑,他干了个什么事儿呢?他割腕!!!脏话正到嘴边,苏笑还哭着表示不能走。OK,我脏话彻底脱口而出了。三个人是你拉我扯,悲伤逆流成河,把三角恋撕到抓马之最高境界:黄朝晋把苏笑放了。好家伙,社会你黄哥,人不狠但恋爱脑挺严重。一个割腕,一个放人。也不知道黄哥是心疼苏笑还是心疼尊非,不如你们仨一起过呢?这剧情,说实话,我探复盘一次就又受伤一次。黑帮片融入爱情元素并非不可以,但导演偏偏就挑了一条最俗套的路。好像趴在观众耳边说:你想吃点细糠吧?我偏给你一桶猪饲料。你触碰了我的逆鳞这位敢挑战观众底线的导演是谁呢?他叫大庆,或者说,应该叫王大庆。是知名演员王学圻的儿子。别的星二代是仗爹要钱,这位星二代是仗爹要命。也不知道王学圻会不会看自己儿子拍的片子。想必看完之后也要说一句:假算卦的到处给人讲道教——太给老子丢人了。很显然,编导对于黑帮片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。从叙事上来说,《逆鳞》的故事像是把所有黑帮片最过时的情节抄了一遍,反转都靠机械降神,没有逻辑更没有任何的创意。而从视听语言上来说,整体也乏善可陈,很像是刚从广告行业转行来拍电影的人学到的基本技法。看这模式化的人物出场:韩国黑帮片玩剩下的东西,《逆鳞》拿来当宝贝。对于黑社会的认识也都是非常固化的刻板印象。况且还给每个角色物理降智。比如,黄朝晋杀了威胁尊非的人,尊非要找人顶事儿。结果找了自己最能打最信得过的手下耀武。人家上岸先斩意中人,尊非上岸先斩好兄弟。自己砍断自己的左膀右臂,佩服佩服。耀武就这么进去蹲了一年。出来之后,性情大变,找尊非谈条件。本以为这感情是彻底破裂了。没成想耀武后面极限返场搭救尊非,临死前哭着说只是想要非哥一句道歉。那我就有几个问题要问了:你当初又是持枪又是手榴弹的去找尊非是何必呢?是喜欢玩和平精英吗?不能坐下来好好聊聊吗?就非要搞这种无聊的反转吗?不过,这也不能全赖导演。编剧也值得大刑伺候。人物动机莫名其妙,台词也是尬的一批。尊非和苏笑第一次接吻。尊非说:你喝醉了。苏笑回了一句:醉了好,明天醒来就不记得自己办过的蠢事了。这是什么偶像剧都不惜得讲的破烂台词啊。两个人看着都有四十岁了,要睡一觉这么明白的事。竟然搞出了一种少年少女初尝禁果的羞耻感?台词尴尬,称呼也尴尬。尊非叫苏笑是一口一个我的女人。“我的女人”?编剧是霸道总裁爽文看多了吧?建议编剧去晋江文学发展,导演去土味短视频赛道发展。不要来祸害电影了。当然,毕竟影片名字就叫《逆鳞》。用这种古早互联网土到掉渣的词汇来做片名。还真的是触碰到了我的逆鳞。不过,触碰逆鳞的不只是编导,还有沈腾。能理解沈腾当年接这部作品的时候是想尝试一下不同的角色。但是,俗话说得好:术业有专攻。沈腾是真不适合演黑帮大哥。他对黑帮大哥的理解还在于耍狠耍酷,所以始终给人一种强烈的“演”的感觉。非常做作,完全丢失了他在喜剧领域的真实感。举个例子,尊非带着几个小弟去帮黄朝晋要债。镜头给到尊非特写,尊非一抬头,面露不屑,说了一句:干活。怎么看都怎么像是装出来的狠,而不是真狠。这就会让人感觉很出戏,更让人怀疑他说的这句干活是来给人做保洁。要说沈腾演狠出戏的话,他和张雨绮演谈恋爱就更让人出戏了。这俩人别说一点cp感没有了,感觉都不是一个世界的。你演你的,我演我的。有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感觉。而且很奇怪的是,沈腾的声音也很别扭,一直用气声,好像生怕别人听见他说了什么似的。说狠话用气声,说情话也用气声。直到看到这样一条评论就理解了:“沈腾三分之二的台词都是嗓子里挤出来的气声,一开始以为是故意设计,后来想想应该是他觉得说出这种台词臊得慌。”当然,这片子之差,不能全怪沈腾。别拿观众当傻子看《逆鳞》的宣传。“沈腾首演黑帮犯罪片”一直被作为一个噱头拿来营销。沈腾有观众缘,也意味着有票房保证。但观众不是傻子。观众喜欢看沈腾的作品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属性和质量。就算“含腾量”拉满,作品不行就是不行。沈腾选择参演这部影片时,他只有两部电影(《夏洛特烦恼》和《一念天堂》)上映。他觉得自己喜剧形象还没有定型,可以尝试演黑帮挑战一下自己。但他没有料到这片子一拖就是这么多年。编剧说《逆鳞》的剧本是2006年就开始写作,2018年开拍。不知道中间是一直在打磨还是一直在寻找投资。但无论怎样,这剧本写这么长时间还能这么垃圾,也是一种能力了。有观众可能会说,是不是因为写作和开拍的时间都有点久远了,导致它非常不符合当下的审美。时间确实是久,但好的作品是不怕时间审视的。就拿同样的黑帮题材作品来举例。比如2002年的《无间道》,刘健明与陈永仁同样作为卧底,彼此的无奈与想要摆脱身份的焦虑,观众都可以体会甚至可以共情。《无间道》剧照表面是警察与黑帮的博弈。内里却是人性的幽微。再比如马丁·斯科塞斯1990年的《好家伙》,借所谓江湖道义来讽刺黑帮的贪婪、丑陋。马爷能用一个长镜头跟拍就展现出人物的不可一世。也能用一个特写就表现出人物的孤立无援。《好家伙》剧照而《逆鳞》呢?并没有《无间道》和《好家伙》久远吧?可依然看起来陈腐得要命。说实话,拿这两部作品来吊打《逆鳞》都是给《逆鳞》抬咖。《逆鳞》只有黑帮片的皮毛,而没有黑帮片的精髓。试图在内容上模仿杜琪峰《黑社会》中的斗争,又试图学习王家卫的节奏和风格来拍摄爱情戏份。结果就是谁也没学到,还丢失了自己的风格。想必2018年开拍,到现在才上映,积压这么久创作者本身也知道片子质量不行,而非审查原因。而且以成片水准来说,《逆鳞》也没有资格去埋怨审查。说句不好听的,这片子放出来让它上映还不如让它一直被锁着吃灰。这样观众就不至于花钱还遭这大罪。而且,创作者很投机。《逆鳞》选择以澳门回归前后作为时代大背景。原本计划在2019年上映,为澳门回归20周年献礼。如今五年过去,礼是没献成,倒是献上来一坨答辩。创作者也很自不量力,澳门回归如此值得深挖的时代背景。被利用来搞了一出狗血黑帮爱情撕逼战。澳门人民都嫌晦气。而且,《逆鳞》不仅只拍澳门,还要融合港台元素,表现鱼龙混杂,塑造时代群像。结果就是无非只有一两个从港台来的人物,而没有其他的实质内容。(黄朝晋是从台湾闯荡到澳门的)更要命的是,还要将澳门和东北相结合。这感觉就像:面前有一道猪肉炖粉条,非常好吃;还有一盒葡式蛋挞,也非常美味。但来了个厨子非要把它俩炒到一起。《逆鳞》的编导就是这个可恨的厨子。两边都得罪,里外不是人。想拍一出包含东北往事的澳门风云,简直是笑话。看到该片在豆瓣开分6.1(虚高,真的虚高)。真的一时语塞。看来《逆鳞》不止是营销沈腾这一种手段啊。这无耻的程度,不由得又让人想起范大将军那句至理名言:脸都不要了。但相信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《逆鳞》的真面目也是迟早会暴露的。毕竟6.1这及格分数。它根本不配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